2023年4月22日是第54個世界地球日,主題是“眾生的地球”。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保護好地球村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使命。
近日,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發布《關于授予“低維護-短流程村鎮供排水凈化技術與裝備”等27個項目2022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的決定》,新安聯合浙江大學等單位完成的“高鹽有機廢液高值清潔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榮獲2022年度環境技術進步一等獎。
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性行業,大力發展精細化工是目前世界各國調整化學工業結構、提升化學工業產值和擴大經濟效益的戰略重點。然而,農藥、醫藥等精細化工產品生產過程排放的有機廢液成分復雜、鹽分高、腐蝕性強、毒性大,已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如何高效清潔處置有機廢液成為制約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
為攻克這項“卡脖子”難題,新安與浙江大學等單位組建了產學研用的聯合攻關項目團隊,經過不懈努力,項目團隊開發了“有機廢液定向轉化、污染高效協同治理、流程智能調控優化”三項關鍵技術,構建了高鹽有機廢液高值清潔利用關鍵技術體系,院士領銜的專家鑒定委員會認為“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該項目首創了定向轉化法有機廢液資源化利用技術并實現了工業化應用,首次實現精細化工危廢清潔利用過程中焚燒煙氣的超低排放,成功解決了制約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生存的高含鹽有機廢液處理難題,創新高鹽有機廢液高值清潔利用模式,引領行業綠色發展。
新安地處錢塘江上游,肩負生態守護重任,多年來,始終牢記重要囑托,深植綠色發展基因,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持續深化“氯-磷-硅”三元素的循環經濟體系,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新道路。
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
我國是全球草甘膦和有機硅生產大國,但同時帶來大量廢水、廢酸和副產物的資源化利用難題,也是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的關鍵因素之一。上個世紀90年代,新安針對行業“卡脖子”難題,自主發明“草甘膦副產品氯甲烷用于甲基氯硅烷單體合成新工藝”,架起了有機硅和草甘膦兩大行業體系產品生產的“橋梁”,并通過建成國內首套萬噸有機硅單體裝置,使得氯甲烷的利用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初步構建起氯元素為核心的循環經濟模式。
歷經二十余年持續攻關,自主開發了“氯-硅-磷”高效綜合利用技術,實現原料“內循環”,廢物“再利用”,三大元素利用率均超95%,形成了全球首創的氯、磷、硅三元素循環的新模式,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項目推廣實施后,行業整體每年可節約礦產資源近百萬噸,減少高磷高鹽廢水、廢酸近千萬噸,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和社會效益,擦亮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
抓住節能減排“牛鼻子”
新安秉持“綠色生產”目標,每年投入近3億元,持續深化清潔技術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應用,攻關廢水減量技術研究、廢氣治理技術研究和副產的資源化利用研究,并通過清潔能源開發與綠色工藝探索,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推進綠色生態建設。
近五年來,在集團主要裝置產能提升32.19萬噸產品的前提下,產品綜合能耗累計減少33.5萬噸CO2排放量,VOCs100%達標排放,廢水減量179.88萬噸,污泥減排10523噸,助力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把握“雙碳”時代脈搏
新安積極響應國家關于“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綠色轉型部署,把握“雙碳”重大歷史機遇,2021年攜手浙江大學全面啟動《雙碳路徑和行動方案項目》,同年成為全國首批納入全國碳排放權的交易單位,朝著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向進一步轉型升級。爭取到2025年,新安單位產值綜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5%,單位產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20%,為2030年實現碳達峰奠定基礎。
通過建立運營熱電廠能源管理平臺,對工業水、蒸汽、壓縮空氣、電能等指標實現動態監控和調度,不斷提升裝置運行績效,目前六大裝置利用率達到95%的行業領先水平,園區單位產品碳排放強度逐年下降,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僅0.266噸/萬元。
近年來,新安先后榮獲全國資源綜合利用先進企業、全國化工環保先進企業、中國石化行業綠色企業和綠色產品、浙江省節水標桿單位、杭州市綠色低碳工廠等多項環保榮譽。豐碩成果的背后,是新安“執著追求、持續創新”企業精神的寫照,更是新安生動踐行“兩山理論”、履行“不讓一滴污水入江”的莊嚴承諾。未來,新安將始終秉承“綠色化學創造美好生活”的使命,縱深推進轉型升級和綠色高質量發展,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新安力量。